-
信访人滋事扰序,缠访闹访,违法集会、游行、示威,有哪些法律后果?
信访人滋事扰序、缠访闹访情节严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或者违反集会游行示威相关法律法规的,由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必要的现场处置措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如何推进信访信息共享?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加强信访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依规依法有序推进信访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各级机关、单位应当及时将信访事项录入信访信息系统,使网上信访、来信、来访、来电在网上流转,方便...
-
收到复查请求的行政机关是否需要书面答复?
需要书面答复。
-
地方党委和政府应如何提升联席会议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地方党委和政府应当根据信访工作形势任务,及时调整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信访信息分析研判、重大信访问题协调处理、联合督查等工作机制,提升联席会议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
对于检举控告类信访事项,各级党委和政府信访部门应如何处理?
属于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检举控告类信访事项,应当按照管理权限转送有关纪检监察机关依规依纪依法处理。
-
办理信访事项需要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各级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与信访事项或者信访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
申请复核时可否在答复申请的基础上另行增加诉求?
不可以另行增加诉求。复查只针对答复的意见来作出处理意见,不超过原信访事项的请求范围;复核只针对复查意见来作出处理意见,不超过复查意见的请求范围。 另行增加的诉求应向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反映,由其作...
-
督查范围除了日常工作,还包括哪些内容?
各级党委和政府督查部门应当将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列入督查范围。
-
申请信访复查,下级机关出具的答复意见书要原件吗?
根据《信访工作条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信访人对信访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机关、单位的上一级机关、单位复查。若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根据《信访工作条例》第三十...
-
对于涉法涉诉信访事项时,各级党委和政府信访部门应如何处理?
各级党委和政府信访部门对收到的涉法涉诉信件,应当转送同级政法部门依法处理,对走访反映涉诉问题的信访人,应当释法明理,引导其向有关政法部门反映问题。
-
对检举控告类信访事项应如何处理?
党委和政府信访部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组织(人事)部门通报反映干部问题的信访情况,重大情况向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负责同志报送。组织(人事)部门应当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的有关规...
-
信访事项复核机关是否可以举行听证?
答:可以举行听证。
-
对什么样的信访事项可以举行听证?
答:对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复核机关、单位可以举行听证,经过听证的复核意见可以依法向社会公示。听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30日提出复核的期限内。
-
对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应怎么解决?
答: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或者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
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不服的应怎么解决?
答: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或者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
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或者刑事判决、裁定、决定不服的应怎么解决?
答: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
对处理意见不服怎么办?
答:根据《信访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收到复查请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查...
-
对复查意见不服怎么办?
答:根据《信访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收到复核请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核意...
-
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相关行政机关受理吗?
答:根据《信访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