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希望能够予以出租车司机基础英语水平培训,展现广州国际性都市的包容性。曾经在烈士陵园地铁站附近见到出租车司机因为不懂英语而拒载外国友人,弄得很尴尬,显得城市交通发展不成熟。像泰国那样的东南亚国家英语普及率都比国内大陆高。希望能够通过能力提升,出现一批能够在外国友人多的地段(机场、火车站、海珠广场等地)体现广州的先进国际性。2.希望地铁能够定期招收志愿者,在地铁内维持秩序和提供外国、外地游人帮助,地铁公司可以在网上公布招收志愿者信息,通过面试录取,有助于宣传广州时尚阳光形象。并且在地铁站公布清洁消毒日期,让旅客对封闭车厢的清洁度有一定认识。地铁体育西站太过混乱,人员过多,请考虑三号线换乘的设计及设置,以及即将要进行的过机安检。3.提前向市民公布地铁安检不能携带的物品以及提供液体检测仪。交通疏导能否跟上有待商榷。4.部分外国人较多地段是否考虑公交站牌增设英文站牌,前提是不能直接翻译成中文拼音,没有任何意义。有必要向市民普及广州特色景点、小吃等的英文名称,有助于进一步宣传广州。在国外很多人只知道中国香港和上海,证明城市文化宣传和开放性远远不够,广州是否能考虑在国际上用Canton而不是Guangzhou,更具历史和代表性。
关于广州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7-09-08 浏览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