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条例》施行一年来成效明显 创新机制让信访为民落到实处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2022年5月1日,《信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成为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基本遵循。 《条例》施行一年来,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为加强党对信访工作领导的重要抓手,全国省、市级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覆盖率达到100%,县级达到近9成,27个省份实现乡镇街道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全覆盖。 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各种方式贯彻《条例》要求,推动《条例》精神和规定落到实处。 深学细悟,建章立制 过去一年,党政领导带头领学促学、强化干部培训促进学深学透、组织普法活动营造学习《条例》氛围。各地区各部门通过图解、视频、答题等方式,将表述严谨的条文转化为一个个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故事案例,寓学于乐。 国家信访局组织开展《条例》集中宣传月和全国《条例》知识竞答活动,推出“图解《信访工作条例》”“信访局长访谈”等专题专栏。山西在互联网平台推送“条例问答”,以问答形式对《条例》进行全面解读;山东举办《条例》专题研讨班,利用信访干部大讲堂、信访业务研讨会等学深学透;河南组织各地创作展播55部微视频作品,生动解读《条例》;四川将《条例》相关内容导入“四川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平台”日常测验和年度考试题库,营造学习贯彻《条例》的浓厚氛围。 过去一年,各地区各部门对标对表《条例》要求,纷纷建章立制,细化配套制度措施,一系列规范得以修订完善。 国家信访局对信访工作运行、信访业务流程等制度规范进行全面梳理、认真研究,形成计划清单,分批分期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修订完善,形成了一批管当前、利长远的制度成果。 各地区各部门对本系统涉及信访工作的有关制度和规定认真清理,按照2年建成完善的制度体系目标,推进配套制度立、改、废,目前省级完成率均超过70%,20个省份超过80%。河北省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信访工作的意见》,江西省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网上信访工作的实施意见》等16项信访业务规则,甘肃省制定《甘肃省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程》。 服务群众,化解矛盾 在吉林信访战线上,活跃着一支“轻骑兵”。依托各领域、系统、行业、部门及其所属各类学会、协会、研究会等,集成多方社会力量打造化解矛盾纠纷集群,成为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信访矛盾化解的具体尝试和生动实践。 目前,吉林共有3.3万余名群众工作志愿者,化解矛盾纠纷1.5万余件,参与化解重点信访积案800余件,化解成功率90%以上。 “具体到实践中,依托志愿者服务平台,与对接的街道、社区,建立24小时热线响应机制,对基层群众遇到的问题,全天候响应,快速、暖心办理。”吉林省通化市信访局复查复核和督查科科长郭海彦说,信访工作的全面开展离不开群众的参与,一支支活跃在信访战线上的“轻骑兵”,成为《条例》“落地生根”的生动注脚。 以深入贯彻《条例》为契机,上海推动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在“主动征集”上做文章。16个区均挂牌成立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市、区人民建议征集信箱以矩阵方式入驻“随申办”,嵌入全市215个街镇、6100多个村居“家门口”服务体系。两年多来,收到市民意见建议超过23万条,占信访总量的36.6%。江苏开展“人民满意窗口”建设,大力推行信访事项“一网通办”,第一时间回应和解决群众诉求。 畅通渠道,维护权益 “在余村,群众遇事去找议事会蔚然成风,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社会治理办主任、信访专干孙丽霞介绍,工作机制的创新让群众有了更大获得感。通过议事会的作用发挥,余村真正实现“我的村庄我来管理、我的家园我来守护、我们余村我来建设”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乡村治理“余村自治模式”。 “群众利益无小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来访群众是考官,信访案件是考题,群众满意是答案。”孙丽霞说,近年来余村的矛盾纠纷逐年减少,这与议事会的机制创新和村民自治密不可分。 实践基础上的机制创新成为各地推动《条例》实施的重要形式。 福建省级领导坚持定期信访接待下基层,市县乡领导干部每月15日和每周一定点接访,定期专题约访、调研走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广东建立信访系统全员包案督办协办机制,全省2500多名信访干部包案督办积案1.2万余件;湖南溆浦创新“党建+微网格”信访治理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2.7万条,解决群众困难6.6万个,化解遗留问题13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