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公告 > 工作动态

《法治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整合资源提质效 打造解纷终结站 “1+6+N”解锁广东基层善治新密码

发布时间:2024-01-10 11:41:05     来源:法治日报

  图片

  全省上报处置网格事件结案率达99.84%;国家信访局登记的涉广东求决类初次信访事项同比下降11.8%。深圳、珠海、梅州、东莞等市4个基层单位获评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获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2023年以来,广东省委政法委全面贯彻落实省委“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1310”具体部署,把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举措,强化资源整合、力量聚合、机制优化,夯实解决矛盾纠纷终结站的基础,涌现潮州“茶文化”、茂名“好心文化”、佛山“创熟”等一批岭南特色矛盾纠纷化解品牌,全省社会平安稳定形势持续向好。

  “广东常住人口1.27亿,是人口第一大省,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实验区,各类新情况、新风险层出不穷。我们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主线,创新部署推进‘1+6+N’工作体系建设。”广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袁古洁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推进“1+6+N”工作体系建设以来,广东取得了完善矛盾隐患排查预警机制、增强矛盾纠纷联合调处能力、夯实矛盾纠纷源头防范基础、整合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平台和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重要成效,更高水平的法治广东、平安广东建设取得新进展。

    

  建强1个中心

  打造指挥中枢升级版

  5岁儿童走失,公安网警第一时间快速寻人;游客身体不适,交警铁骑及时将其送离现场;小孩突发急病,现场待命的120急救车立即将患者送医……这是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鹤山市雅瑶镇陈山村火龙巡游活动中发生的一幕幕应急处置场景。及时高效的处置背后,是当地综治中心的指挥调度功能在发力。

  作为广东省级非遗,陈山舞香火龙在珠三角地区有很高知名度,中秋国庆假期的火龙巡游吸引了超过11万人次游客观赏。活动期间,陈山村综治中心组织网格员、社区民警、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志愿者现场值守,同时通过智慧网格平台等全方位关注巡游活动,随时预判和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现场解决群众难题,成为保障大型活动有序开展的“最强大脑”。

  据了解,目前江门镇街级综治中心已实现全市覆盖,而陈山村综治中心是由镇、村共建的村级综治中心,融合维稳、信访、调解、智慧网格等功能于一体,基本实现“矛盾纠纷不出村”治理效果。对于村级解决不了的事项,则上报镇级综治中心,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我们通过建强综治中心,实行‘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实现‘一个中心管平安、一个平台管治理’。”袁古洁告诉记者,广东大力推动基层综治中心整合网格办、“信访超市”、应急联动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等各类社会治理平台,强化综治中心的核心枢纽作用。

  据介绍,根据广东省委政法委出台的《广东省开展“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机制文件要求,各地充分发挥基层综治中心枢纽作用,将乡镇(街道)作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主战场,力争将矛盾纠纷终结在镇街。自2023年4月19日广东省委政法委在全省现场会上部署开展“1+6+N”工作体系建设以来,各地高度重视该体系建设的推进,各地市党委政法委均实行“一把手”挂帅,重塑组织架构,优化运行机制。各镇(街道、园区)综治中心主任由党(工)委书记担任,常务副主任由政法委员担任,动态整合各相关职能部门及单位资源力量,为“1+6+N”工作体系的运行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撑。

  2023年12月7日,记者来到惠州市小金口街道综治中心。接待大厅宽敞明亮,“五室一厅”(矛盾纠纷调处室、网格工作室、社会心理服务室、部门进驻工作室、监控研判室、群众接待大厅)一应俱全。在大厅的墙上,“1+6+N”工作体系的简介吸引了记者目光。根据文字介绍,“1”指综治中心;“6”指综合网格及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等基层政法力量和“粤平安”云平台等信息化支撑平台;“N”指其他综治和社会力量。

  据了解,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小金口街道曾是治理“老大难”地区。作为惠州市社会治理试点单位,小金口街道通过规范综治中心建设,如今已实现多部门进驻联动办公,消除了多头管理、推诿扯皮的弊端,解决群众问题越来越高效,社会大局持续平安稳定。

  在高州市,综治中心实行“首问负责制”,采取“常驻+轮驻”工作制度,镇综治办人员常驻办公,公安、司法行政、民政、妇联、综合执法等部门人员轮驻办公,需要其他部门配合完成的工作则启用“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程序,以中心“一根针”连起“多条线”。

  据悉,广东坚持示范先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进综治中心实战化建设。截至目前,省、市、县三级共培育选树综治中心建设示范点339个,有力带动了全省群众诉求调处与矛盾预防化解能力水平的提升。

  整合6方资源

  构建多元解纷大格局

  “某电子公司经营不善情况加剧,开始出现拖欠工资等情况。”根据东莞市石龙镇企业风险预警系统监测到的数据,后台工作人员立即向有关部门作出反馈。

  东莞某电子公司是一家拥有超千名员工的企业,早在一年前,石龙镇企业风险预警系统就发现该公司出现负债情况,且未能按期缴纳场地占用费,石龙镇相关部门便开始持续关注该公司。在公司出现欠薪情况后,石龙镇第一时间介入调查研判,镇综治中心协调经发、人社、司法行政、公安、宣教等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利用“联动预警化解劳动纠纷工作法”,开展风险处置工作。经综合施策,该公司积极配合专班,与94%员工达成协议,矛盾隐患就此消除。

  这起案例是东莞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阶段的一个缩影。

  “数字技术赋能是推进‘1+6+N’工作体系的创新动能。”袁古洁表示,广东各个数字平台能够协调跨领域、跨地域的不同部门,整合不同治理主体的资源,实现统筹协同、多元集成,合力化解城乡社会矛盾,同时还能有效弥补欠发达地区缺少专业调解力量的缺陷。如“粤平安”云平台建立多元治理主体的纵向体系和横向部门间的高效互通渠道,进一步压实各级各方责任,并智能感知预防重大矛盾风险,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据介绍,广东在线上整合各方资源的同时,在线下强化各种资源的协同联动功能。按照“随驻+派驻+常驻”模式,各地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等基层政法力量带头入驻综治中心,及时有效回应群众诉求、调处化解矛盾纠纷。

  记者注意到,“1+6+N”中的“6”除了各种信息化平台,还包括综合网格与基层政法力量。据悉,广东把能动履职作为基层政法干警和综合网格员的工作要求,持续强化群众诉求和矛盾纠纷主动排查,强化分拨交办职能。各地各部门在及时调处群众诉求和矛盾纠纷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模式,推动问题高效化解。

  在广州,黄埔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一体推进矛盾纠纷预防法治化和信访工作法治化,进驻中心的公、检、法及多种调解力量组团式为来访群众提供服务,做到“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在阳江市,阳春市人民法院潭水法庭通过扩大多元解纷“朋友圈”,加强与辖区镇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村(居)委会等的联系,充分整合基层调解力量,构筑诉源治理网络,努力把矛盾终结在诉前、化解在“村前屋后”。

  在肇庆市,检察机关加强对基层行政执法监督,推进具有肇庆特色的“1+1+7”行政争议跨区域联合化解新模式,将纠纷化解关口前移,重点围绕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人居环境整治、耕地资源保护等公益损害突出问题,加强公益诉讼检察监督的精准性。

  在湛江市,霞山区启动“千警入格”问民情创平安活动,全面推行政法干警“进网入格”,推动政法力量和治理重心下沉,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打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在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利用围屋这一“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创新推行定分止争“客家围屋工作法”,在客家围屋内设立矛盾调解室、家风家训馆、村民议事会,化矛盾促和谐。凭借该工作方法,广福镇2023年11月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

  ……

  据悉,通过对6方资源的有机整合,广东构建起新的多元解纷大格局,实现群众诉求与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截至2023年10月底,全省摸排基层各类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7.2%,有力筑牢了维护平安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凝聚N种力量

  形成群防共治新氛围

  走在广州的大街小巷,不时可见身穿红马甲、臂戴红袖章的人。他们首先是这座城市的普通市民,但又身兼多职——社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区安全“巡防员”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叫“广州街坊”。如今,实名注册的“广州街坊”人数已超过68万人,依托“广州街坊”这张名片,广州建立多支群防共治队伍,推动治理资源延伸到城市“神经末梢”。

  近日,天河区正佳广场一名“广州街坊”在巡逻时发现一名神情异常的市民有轻生倾向。这名“广州街坊”立刻上前拽住该市民,挽救了其生命。这是广州发挥群防群治作用、警民携手守护平安的一个缩影。

  “激活群众参与是‘1+6+N’工作体系的源头活水。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科学内涵是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袁古洁介绍说,广东各地积极创新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矛盾化解的新机制、新途径,用更贴心、更接地气的方式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据悉,为进一步凝聚群防共治力量,广东各地积极探索方式方法。一方面,创新工作机制鼓励群众参与。如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针对新业态领域存在的人员快速流动、矛盾纠纷高发等情况,创新探索党建引领、法治护航、因业制宜、科技赋能的“四维解纷”工作法,吸纳了党员代表、律师、企业家等200余人组成专兼职调解队伍,发展数十名网络大V、行业精英作为调解质效监督员,取得了辖区新业态矛盾纠纷大幅下降的成效。另一方面,借助乡贤文化吸引群众参与。如连南瑶族自治县充分发挥“瑶老”在瑶族同胞中的威信,将“瑶老”与人民调解工作相结合,建成“瑶老”人民调解组织,探索出一条“枫桥经验”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践道路。

  作为基层治理体系中的“N”,企业单位、社会组织、“两代表一委员”等力量同样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广东各地充分利用群团组织、行业协会与商会的纽带作用,深入基层组织动员相关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如深圳、佛山、东莞、清远、汕尾、河源等地结合本地实际,推动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社区民警、社工、乡贤、志愿者等充实网格员队伍,与美团公司等“两企三新”组织开展政企共建,建立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上报网格事项积分制度,持续壮大“流动网格员”队伍。

  截至目前,广东已建立各类群防共治组织超9.2万个。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积极鼓励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2023年8月首次在省级层面召开了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东汇聚起强大群防共治力量。“1+6+N”组合,正成为广东解锁基层善治的新密码。

  “新时代,新征程。广东政法机关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紧紧围绕‘把广东打造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的目标而不懈努力。”袁古洁说。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