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去年3月以来,广州市创新培育信访“家文化”,着力培植信访好“家风”,构建信访好生态。信访“家文化”具体是如何打造的,成效如何? 答:“四下基层”启示我们,要把人民立场作为接访下访的根本立场,把“人民至上”作为接访下访的价值追求。党员干部来自人民,要有把群众当亲人的为民情怀。我市坚持信访工作“政治、德治、法治、自治、智治”等“五治”融合,深入推进信访工作“供给侧改革”,创新培育彰显家国情怀、广府文化的“家人、家事、家书、家访、家常话”信访“家文化”,坚持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诉求当家事、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来访当家访、与群众沟通聊家常话,重点引导全市信访系统强化“信访为民家文化、排忧解难暖万家”工作理念,引导全市信访工作者进万家门、知万家情、办万家事、解万家忧,引导全市信访群众来信访、立信任、强信仰。 具体实践中,我们先后在市民来访接待厅设置“幸福号列车”党群信访服务驿站,在全市来访接待场所集中打造“文化墙”,在市人民来访接待厅创新设立“老友记倾计工作室”等,以及成立人民建议征集处,全方位扫描民生领域“弱信号”;市区逐级挂牌成立驻接访厅(室)人民调解工作室,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信访问题调处化解等。 同时,坚持用“望远镜”排查风险、用“放大镜”提醒个案、用“显微镜”诊断痛点,及时梳理和解决一大批信访热点、难点、堵点问题;严格落实首办负责制,推进初次信访事项办理“日清日结”;规范全市“信访超市”运行,推进镇(街)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全覆盖,为群众提供更贴心的信访服务。建设“穗智访”信息化系统,24小时受理群众信访诉求不打烊,努力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经过一年多来的探索和实践,信访“家文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有效促进各级各部门信访为民初心更加强化、聚焦群众满意工作导向更加鲜明、信访源头治理工作成效更加明显,有关做法获国家、省信访局转发推广,《法治日报》《南方日报》等中央、省媒体宣传报道,获第十届广东省“先锋杯”创新大赛三等奖,获2020-2022年度广州市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大赛十大创新项目。